对话“复繁”提议人潘庆林:繁体字不麻烦(图)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进行了文字改革,先后公布并推行了两批简体字方案。简体字的使用和推广,对扫除文盲,普及文化,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但是,经历了半个世纪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历史条件已发生了变化。实践证明,现在有必要反省和重新对简体字作出评价和调整。
第一,在当年的历史背景下,对繁体字的简化存在着粗糙的一面,有些违反了汉字造字的‘艺术化’和‘科学化’的规律(如将‘愛’简化成‘爱’;将‘廠’简化成了‘厂’等)。
第二,在目前电脑逐渐普及的情况下,‘汉字输入’的难题已经解决(如‘智能全拼’‘五笔字型’等),繁体字和简体字对电脑打字已无区别,汉字简化在很大程度上已失去意义。
特此提案,在规定的时间里(如10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分批地不再使用简化字。”(潘庆林:《关于分批不再使用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的提案》)
两会期间,潘庆林忽然成了大忙人。他把这份关于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放在桌子上,无意之中被一位记者看到,随后便有了网络和媒体关于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大讨论。在一次做客网站聊天时,他问及在场的学生嘉宾通过何种途径接触到繁体字,后者的回答令他颇感唏嘘——原来能看到繁体字最多的地方除了古籍,就是在日本出的一些产品中,比如电子游戏。
关于这个提案的由来,潘庆林有一个颇为浪漫的版本:就是想让繁体字“愛”中间的“心”重新再回到简体字“爱”的怀抱中去。
记者:今年您在两会上提出的关于恢复繁体字的提案在网上引起很多讨论,您的想法动摇过吗?
潘庆林:我是一位政协委员,我知道我的职责:参政议政。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应该改革开放的一定要坚持到底,但是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相违背的我们肯定不能越雷池一步。要自觉地按照我们老祖宗定下的法规一步一个脚印(传承下去)。今天我们谈恢复繁体字,其实只是恢复一部分——因为在个人会使用的汉字中,只有一部分是和简体字不同的繁体字。像我们常用的“的”“啦”“吧”“了”“去”等等很多汉字其实也都是繁体字。
潘庆林:我的提案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和共鸣,我认为是大家心底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断层到底存不存在?有人觉得恢复繁体字太麻烦,什么简单?吃快餐简单,那还要我们的煲汤和美食干什么?煲汤要煲一两天,我们喝的是什么?喝健康,喝文化。繁体字看起来麻烦,但其中有思想,有“血”有“肉”。
汉字的问题不单单是简体字和繁体字的问题,也不单单是麻烦或不麻烦的问题。更不是“折腾”或“乱折腾”的问题。汉字就是我们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汉字里有历史,有故事,今天我也不想因为遗忘繁体字而是我们的悲哀。
潘庆林:我认为繁体字有它的寓意。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汉字,用汉字来告诫人们很多道理,每个字都有它的寓意。比如“你”和“您”,“您”的下面有个“心”,就是告诫我们要尊敬老人。国家的发展是综合性的,现在金融危机来了,我们似乎只喊经济——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我们战胜过很多困难,靠的就是一种凝聚力,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来自于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血脉,我认为这就是汉字的精髓所在。
记者:您在日本生活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您认为日本在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方面有什么可以让我们借鉴的?
潘庆林:有时候我们嘲笑日本人的礼节,说日本人小气——日本人告诉我们,他们小气是勤俭节约,是从汉字里学来的;他们的礼仪,是从中国唐朝学来的;他们今天之所以可成为经济强国,很多道理也是从汉字里摸索到的。日本有四种文字:平假名、片假名、简体字和繁体字。东南亚很多国家华侨的孩子都学中文,学习繁体字。他们并没有感到困惑和压力,也没觉得这是一种倒退。日本人见面要鞠三次躬,我认为这个很麻烦,后来有一位日本老人告诉我,他们的礼仪都是从中国唐朝传下来的,是我们忘记了,并不是他们太麻烦。
汽车行业
- 2024-04-26【48812】铜安高速全线路基根底及桥梁下构已竣工